獨自一人時,您會做什麼呢?何不”讀字”看本書!
用10分鐘閱讀,搭配喜愛的音樂清單,再來一杯暖心飲品與療癒小點;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時光,享受知識和智慧帶來的成長;同時在鍛鍊心靈之餘,獲得平靜、自信和快樂!
「讀字一人讀心書」系列,以導讀”心靈成長”相關書籍為主軸。
系列一介紹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/Counselling for Toads》這本融合心理學、心理諮商及英國童話的著作。並邀請 張昀醫師針對書中的內容,彙整大眾對心理諮商常見的五個疑問,以身心科醫師的實務經驗,提供看法與建議。
作者:羅伯·狄保德(Robert de Board);譯者:張美惠
發行所: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
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是本幽默、帶有童趣,卻又令人感觸良多的小說。擁有臨床心理學背景的作者 羅伯·狄保德,巧妙地將英國著名童話《柳林中的風聲》的角色融入故事中,描繪因憂鬱陷入低潮的蛤蟆先生,在身旁好友們的好意協助(半強迫)下,尋求心理師蒼鷺協助的歷程。
藉由蒼鷺的引導,蛤蟆先生回憶起兒時的記憶,也逐步揭示他心中的矛盾與困惑。經過一次次的深入面談,蛤蟆先生學會覺察與反思,開始懂得去理解心裡的感受,最終走出陰霾,找到新的人生方向。
想完整閱讀本書,可至各地政府機構圖書館網站借閱。
心理諮商,一個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名詞。
隨機尋問,幾乎所有人都聽過心理諮商。有趣的是,再細問追究,會發現每個人對心理諮商有著不同的印象;有些相似的部分,也存在不少的差異。不知道您想像中的心理諮商,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呈現呢?
正因為心理諮商是如此的難以描繪,無法用三言兩語表達清楚。如果用理論介紹的方式來說明,可能會讓人在閱讀完後,還是感到很抽象。
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提供我們一個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心理諮商。透過故事中蛤蟆先生的視角,我們可以體驗一段完整的心理諮商流程。
一開始,看著朋友們是怎麼費盡心思卻又徒勞無功地,幫助陷入憂鬱、失去活力的蛤蟆先生。接下來,聽著蛤蟆先生內心的矛盾與衝突,是如何從與蒼鷺的對談中解開。最後,思量著心理諮商與自我覺察可能帶來的力量,感受到蛤蟆先生的巨大改變。
稍嫌可惜的是,或許礙於篇幅的侷限,作者僅能將長期的心理諮商情境,濃縮於蛤蟆先生與蒼鷺的10次諮商中。即便如此,閱讀本書可以讓關注自己心理健康的讀者,在心理諮商的架構、流程與進行方式等層面,有更具體的認識。
對於有心理諮商需求的個案,仍建議洽詢專業的身心科醫師或心理師,尋求協助。
或許你也對心理諮商有興趣,想更深入了解?讓我們依循 張昀醫師的導讀,解開大家對於心理諮商最常見的5個疑問。
發現蛤蟆先生陷入了憂鬱,起初他的朋友們(河鼠、鼴鼠、老獾)細心地給予照料、不斷鼓勵,但仍無法看到蛤蟆先生如往昔般充滿活力的樣子。甚至朋友們越是勸告蛤蟆先生要振作,他反而越是悲傷、沮喪。
於是,老獾提出建議:「你必須接受諮商!」,因為他察覺到蛤蟆先生需要的幫助,並不是朋友所能提供的。
但在諮商開始前,朋友們也抱持著矛盾的想法。河鼠質疑的提問:「你真的認為蛤蟆有那麼糟糕嗎?」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,心理諮商是“經歷過嚴重或可怕事件的人所進行的某種神秘活動”。
現實生活中,許多人對心理諮商的想像與書中蛤蟆先生及他的朋友們相同。當聽到醫師或心理師建議做心理諮商時,往往提出質疑:「我有嚴重到需要做諮商嗎?」。
相反地,英國憂鬱治療指引提出的建議是“優先建議使用心理治療於輕症患者”。若是疾病的症狀較嚴重,反而要考慮是否先使用藥物治療,等症狀緩解以及自殺風險降低後,再進行心理治療。
因此,當醫師或心理師建議你做心理諮商時,不代表你的病況嚴重;反而是精神症狀較嚴重、自傷/殺風險較高的個案,不見得一開始就適合進行心理諮商。
關於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的差異,請參閱連結。
還有一個常見的誤解是,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做心理諮商。
其實沒有精神疾病、身心健康的人同樣可以進行諮商。因為心理諮商的目的在於促進自我的成長、同時培養更敏銳的情緒覺察能力。
這也是為什麼「精神分析取向」的心理治療,會建議每位治療師自己也必須有長期接受精神分析的經驗。
在朋友的安排下,蛤蟆先生和諮商師蒼鷺進行了第一次的面談。坐下後,他等著聆聽蒼鷺的長篇大論。然而,蒼鷺什麼也沒說。
蛤蟆先生問道:「你不打算告訴我該怎麼做嗎?」,蒼鷺回答:「關於哪方面?」,蛤蟆先生:「告訴我怎樣才能感覺好一點!」。
蒼鷺沒有回答蛤蟆先生,還反問了他為什麼會來諮商?
蛤蟆先生說:「他們要我來的,他們說我需要諮商」。蒼鷺:「那麼到底誰是我的當事人,是你還是他們呢?」
在首次的諮商中,蒼鷺傳遞了兩個重要訊息:
(1) 蛤蟆先生(當事人)必須自己為諮商負責。
這裡我們看到,從諮商的安排到走進諮商室的整個過程,蛤蟆先生都是被動的聽從別人的指示,因為這樣責任就從他的肩頭卸下了。他把事情全交給別人處理。初次諮商的預約是朋友安排的;甚至連諮商的費用也打算讓朋友承擔,沒有想讓自己負起任何責任。
因此蒼鷺告訴蛤蟆先生「這樣完全行不通,這次面談後就要結束諮商。」
蒼鷺的回應讓蛤蟆先生開始認真思考,並自己主動做出決定。經過首次諮商,蛤蟆意識到得對自己負責。
(2) 諮商是一種“合作”,而不是蛤蟆原先以為 “等著某人告訴他怎麼做就好了”。
許多人初次踏入諮商室,也會像蛤蟆一樣懷抱著 “等著醫師或心理師告訴我該怎麼做”的期待。
但事實上,諮商靠的是當事人和醫師或心理師一起合作;除了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外,更需要當事人自發地探索與思考。
所以,在正式開始諮商之前,醫師或心理師通常會安排一到數次的評估,了解當事人參與的意願、尋求諮商的動機,以及對諮商的期待。同時,讓個案理解心理諮商可以提供的幫助與限制,有什麼是可以透過諮商來改變的;還有哪些是和個案原本的期待有出入,無法做到的事。
當事人和醫師或心理師必須先對諮商有共識,並設立雙方都同意的諮商目標及進行方式後,諮商的旅程才能順利展開。
「蒼鷺總是從頭到尾都非常專心地聽蛤蟆先生說話,彷彿在那一小時裡,他整個人全心全意都投注在他身上,只專注蛤蟆先生的情況,其餘的一概不關心。」
對蛤蟆先生來說,蒼鷺對他投入的專注是過往和朋友的互動中,從未有過的體驗。「再也不會有機會面對一個專注的聽眾,說出自己完整的生命故事」,這讓他從一開始被動、帶點不情願的心情去諮商,逐漸轉變成期待每週諮商的到來。
醫師或心理師需要全神貫注地觀察個案的每個表情、一舉一動,仔細聆聽當事人的每個字句,感受他/她的情緒。同時,在心裡審慎地思考後,耐心尋找適當的時機,用當事人能夠理解和消化的方式給予回饋,引導個案覺察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
這仰賴醫師或心理師的專業。過程中,醫師或心理師需要投入極大的心力,和家人、朋友之間隨意放鬆地聊天,是完全不同的狀態。
此外,心理的改變是需要時間累積的,不是幾次的會談就能帶來明顯改變。所以在諮商開始後,醫師或心理師會安排個案,在每週固定、專屬於自己的時間進行會談。
當然,家人和朋友也很關心當事人。但在現實生活中,他們同樣有著各自的壓力及人生課題必需面對,不太可能長時間在固定時間、固定頻率、做好準備,每一次都專注地聆聽、思考您的感受與情緒。
更重要的是,除了專注的聆聽之外,不論蛤蟆先生說了什麼,蒼鷺都不會嘲笑或是指責他,並且從頭到尾都充滿著興趣。
很多人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說出自己的痛苦,求助於家人和朋友,得到的卻是失望的回應,讓當事人覺得自己的痛苦不被理解,於是從此將心事埋藏在心底。
事實上,一般人的確難以體會身心科患者所遭遇的困難。
就像書中蛤蟆先生的朋友,也對憂鬱症有著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,認為是蛤蟆先生“放任自己被愚蠢、病態的念頭牽著鼻子走”、應該要“控制好自己的情緒”。
不同於蛤蟆先生的朋友,蒼鷺不曾對他說「不要再憂鬱了!是你自己不願意振作起來!」。而是在諮商中嘗試走近蛤蟆先生的回憶,理解他的悲傷。蛤蟆先生也感受到了蒼鷺的理解,這樣的陪伴讓他從內心深處得到一份力量。
通過心理治療的訓練和臨床經驗,讓醫師和心理師可以擁有這樣的知識和能力,去同理、貼近個案的感受。畢竟心理諮商最首要的條件,就是為當事人創造一個安全、穩定的諮商空間,讓他/她可以放心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
既然蛤蟆先生是因為憂鬱來接受諮商,諮商自然從探索讓他陷入憂鬱的原因開始。
蛤蟆先生談及進入諮商前一連串充滿戲劇性的經歷,但真正讓他憂鬱的不是那些如同災難般事件,而是和周遭朋友們互動時累積的挫折。他覺得大家都對他很苛刻,不斷地指責他的過錯。
有趣的是,不論他多難過和憤怒,蛤蟆先生更害怕自己被朋友們討厭,他努力地討好朋友,順從朋友們的想法頻頻道歉,甚至宣示自己會改過。
蛤蟆先生總是壓抑自己內心的感受不曾表達,於是這些情緒不斷地累績。
蒼鷺很快地注意到蛤蟆先生的人際互動模式。隨著蒼鷺的引導,蛤蟆先生逐漸發現自己現在的行為,原來和過去與父母相處的經驗有著重要連結。
小時候蛤蟆先生總是被嚴厲的父親指責,父親一天到晚對他說:「你為什麼總是讓我失望?」;雖然母親偶爾會給予他溫暖的回應,但在父親面前,母親會順從丈夫嚴格的教育方針,與蛤蟆先生保持距離。
蛤蟆先生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愛,渡過了孤單的童年。為了討好父母,他習慣順從父母的要求,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但無論蛤蟆先生怎麼努力,還是得不到父母的肯定,這也讓他變得缺乏自信,轉而透過誇張、衝動的行為來博取父母的關注。
因為這些幼年時和父母長期相處的經驗,成年後的蛤蟆先生心裡有個缺乏自信、渴望關愛的小孩。那個小孩部分的他不自覺地想像朋友們會和當時的父母一樣,指責、否定他,也讓他現在不斷地順從、討好朋友,如同小時候討好父母一般。
尤其在面對嚴厲的老獾時,他彷彿回到小時候那個弱小的自己,每次都只能照著老獾的要求,不敢表達任何想法。
小時候原生家庭中的經驗,會成為我們成年後,個性、習慣、價值觀、為人處事方式的基礎。這是為什麼蛤蟆先生的十次諮商中,蒼鷺大部分時間都陪著他探索童年經驗,尤其是和父母的關係。原生家庭經驗的探索貫穿了蛤蟆先生整個諮商的歷程。
在現實中的諮商也常是如此,雖然個案都是因為正在經歷的挫折和困擾而來,但隨著在諮商中的抽絲剝繭,逐漸察覺到此時的困擾,和成長歷程的經驗息息相關。
我們會自動把過去和父母、家人相處的經驗,帶入現在和伴侶、朋友、同事的互動中,導致挫折重複地發生,但自己不太容易察覺這種潛意識的推力。就像蛤蟆先生也是在蒼鷺的幫助下,逐漸看清楚自己潛意識裡編好的人生故事劇,那股總是推著他走向那個特定結局的力量。
關於潛意識與精神分析,在Me思探索的另一篇文章有更詳細的介紹。
來自潛意識的訊息!精神分析帶你解鎖潛意識 (Unconsciousness)
因此,不論是哪一種取向的心理治療,都很重視個案成長過程的經驗。醫師或心理師會仔細地評估成長歷程,因為這是了解人際關係中的困擾,非常重要的線索。
只是不同的治療取向,對於這部分探索的比例上會有所不同。一般來說,認知行為取向的心理治療比較專注於處理當下的問題,精神分析取向則會更注重於探索當下困擾背後的根源,也就是和成長歷程的連結。
關於潛意識與精神分析,在Me思探索的另一篇文章有更詳細的介紹。
心理諮商在做什麼系列(一):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9個重點 (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y)
這是我在診間常常被問到的問題。
過去,確實是無法改變的。但諮商要改變的不是過去,而是改變過去的經驗對我們所造成的後續影響。也就是說,諮商要改變的其實是現在和未來。當你看清楚過去的經驗是如何形塑現在的行為模式,就有機會打破從童年延續的因果循環,擺脫過去的束縛,不再照著潛意識裡的劇本走。
除了看清楚成長歷程對現在的影響,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治療因子,就是在諮商中培養新的人際互動經驗,進而打破過去的輪迴,重建新的思考和行為模式。
童年和父母互動的經驗,會影響我們成年後和伴侶、朋友、同事互動的模式,自然而然這樣的模式也會帶入和心理師的互動。尤其是心理師在諮商中代表著權威性,讓個案更容易對心理師產生類似父母的感受。
這就是心理學中的“移情”。在書中可以發現蛤蟆先生在諮商中對蒼鷺產生的移情。
很多時候他感覺和蒼鷺像是父子關係。想依賴蒼鷺,期待蒼鷺提供他問題的答案;同時覺得蒼鷺像父親一樣嚴苛,關注著蒼鷺是否不認同他的想法。
隨著諮商的進行,蛤蟆先生逐漸看到長久以來對父母累積的憤怒,卻不知道如何宣洩。「他開始對蒼鷺生氣,蒼鷺和他的父母在他眼前慢慢融合成一個仇恨的對象。」,蛤蟆先生把對父母的感覺轉移到蒼鷺的身上。
不同於小時候蛤蟆先生的父母,不曾讓他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感受,蒼鷺幫助蛤蟆先生在諮商中表達憤怒,說出自己的想法。
透過移情,蛤蟆先生對蒼鷺表達了沒能對父母表達的感受,讓這些情緒得以真正地被理解。對他來說,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。這種新的體驗,打破了蛤蟆先生過往的互動模式。
雖然蒼鷺透過移情,讓兒童狀態的蛤蟆先生在諮商中出現,看到長期埋藏在心中對父母的感受,但蒼鷺沒有讓蛤蟆先生在諮商中像孩子般依賴他。面對蛤蟆先生的提問,蒼鷺不會直接回答,而是透過提出更多的問題刺激他思考,引導蛤蟆先生自己回答自己的問題。
這讓蛤蟆先生在諮商中開啟了學習模式。
在諮商中,比起幫個案抓魚;醫師或心理師更希望能教個案如何釣魚。諮商的目的不是要讓當事人依賴醫師或心理師,而是讓個案能內化醫師或心理師覺察與思考的方式,讓他/她學會自我探索,邁向獨立。
關於精神分析與自我聯想,在Me思探索的另一篇文章有更詳細的介紹。
分析師,我該怎麼做?為什麼精神分析師不直接告訴你該怎麼做 (Psychoanalysis)
接受諮商後,蛤蟆先生發生了非常顯著的變化,朋友們發現他不再總是自誇、尋求關注,而是更常傾聽,關注別人的狀態。
面對老獾要他辭掉學校董事,蛤蟆先生不再變回那個弱小又可憐的小孩,而是用成熟的態度堅定自己的立場。
故事的最後,蛤蟆先生放下了家人對他接管家業的期望,追尋自己真正想做的事,離開家鄉,活出自己的人生,並得到了朋友們支持和肯定。
作者透過生動地對話方式,讓我們彷彿身入其境般,陪同蛤蟆先生進行了十次的心理諮商。但或許是礙於文章篇幅與寫作目的,某些書中提及的內容和諮商進行時的真實狀況略有差異。
比方說有不少的章節描述了蒼鷺在諮商的過程,詳細的衛教蛤蟆先生有關心理學的知識。但在現實的諮商中,醫師或心理師通常不會在面談時如此著重心理學的衛教。這部分可能是作者希望透過本書,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心理治療為什麼要探討這些事情的原因。
此外;十次的心理諮商其實是很短的療程!一般來說,只進行十次或短期的治療,不容易看到像蛤蟆先生這樣如此顯著的改變。
畢竟當事人不僅是要打破過往習慣的長期經驗,還須重新建立新的思考和行為模式。這樣的改變,也需要時間累積才能達成。而且在轉變的過程中,很多人會先感受到強烈的情緒;甚至常有個案因此對治療出現阻抗,導致諮商中斷。
不過,如同蒼鷺在書中提到的:「越是能幫助你深入自我的概念,往往最可能引發激烈的抗拒。」
就像初學騎腳踏車的兒童,剛開始必需嘗試操作不熟悉的龍頭、面對無法保持平衡的恐懼、忍受跌倒摔傷的疼痛;過程中可能一波三折、讓人氣餒。可是,一旦學會後,身體就忘不了騎腳踏車的訣竅,可以自由自在地騎著車前往想去的場所。
自我探索的過程也是一樣,必須先一步一步的面對內心壓抑的想法和情緒;同時,再花更多的時間,去理解、修通(working through )這些從治療中產生的阻抗。
即使外在環境出現壓力與挫折,也能誠實地正視內心的感受,接納真實的自我。
最終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