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靈充電站
3個關於心理諮商的錯誤認知
2023-05-06
3個關於心理諮商的錯誤認知

終於下定決心,鼓起勇氣接受心理諮商/心理治療,可是…怎麼跟想的不一樣!?不是來聊聊天,問題就能解決嗎?為什麼還要按照固定的時間和頻率來進行?

對於心理諮商的理解,或許您也受到影視娛樂文化的影響,產生了主觀的錯誤期待。我們整理出3個大眾對心理諮商常見的錯誤認知 (False expectation in psychotherapy),期許在閱讀本文後,對心理諮商有更完善的基本認識。


錯誤認知(一):告訴我該怎麼做,只要能解決問題就好

正確觀念:心理諮商需要當事人與醫師或心理師一起合作


心理師蒼鷺

「心理諮商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,諮商師和當事人都必須出於自願。也就是說,只有當你是為自己而不是為了取悅朋友們才想諮商的時候,我們才能真正合作。」

節錄自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

初次接觸心理諮商/心理治療的當事人,常會告訴醫師或心理師:「我準備好了,我會按照你認為最好的方式去做,你的建議是什麼?」。

當事人常常期望醫師或心理師提供一個解答,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困擾他們許久的問題。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,心理諮商就是去和醫師或心理師談談,讓專家告訴我該怎麼做,這樣眼前的難題就可以迎刃而解。

被動地等待解答,是許多人在面對問題時的應對模式。然而,總是選擇聽從別人的建議,忽視了自己的想法與感受。久而久之,就變得越來越不開心,心中的情緒也越來越被壓抑,同時遺忘了自我思考的能力。

況且,若不去探索造成問題背後的原因,情緒的根源沒有被理解,當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,很容易又重蹈覆轍,用既定的模式來回應,導致惡性循環。

甚至,有些尋求諮商的當事人,是在敵不過親情、友情的壓力下,硬著頭皮前來。但由於不是出於自願,或是內心還沒有準備好,在諮商中面對醫師或心理師時,反而感覺自己像是被嚴刑逼問,讓治療效果大打折扣。

也有在伴侶互動中發生衝突後,其中一方想進行伴侶諮商/伴侶治療。但被要求出席的另外一方,卻認為兩人的關係沒有問題,或自己根本沒有做錯事情,會有問題都是對方造成的,因此沒有參與諮商的意願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諮商可能演變成批鬥大會,雙方都只想讓得到認同,藉此要求對方改變,而非真心想理解造成問題的根源,讓伴侶關係變得更好。
 

 

上述這些狀況都不是醫師或心理師所樂見的,因為不論是個人心理諮商/心理治療或是伴侶諮商/治療,當事人都必須是真心想改變自己的狀態,或是以改善這段關係為初衷,希望朝更好的方向前進,接受諮商才會有效果!

也就是說個案必須為自己負責,更要積極參與,因為唯有當事人與醫師/心理師兩人相互合作,才能開啟心理諮商。

 

 

錯誤認知(二):只是去聊聊天,那我跟朋友談就好

正確觀念:在諮商過程中,醫師和心理師兼具多重任務,與親友擔任陪伴者的角色大不相同


相對的,因為心理諮商是雙方面的合作,醫師或心理師也必須在這段關係中發揮專業,而非單純地與個案聊天。

進行諮商時,醫師或心理師會是專注的傾聽者,他們會全心全意地的聆聽,仔細評估個案的狀態,再用個案可以消化的方式,讓個案理解造成問題背後盤根錯節的原因。

同時,在陪伴個案走入他(她)自己的內在世界時,醫師或心理師會帶著同理心,去感受及包容個案所承受的壓力與痛苦,並提供相關的情緒支持,讓當事人覺得被理解及被認同,當他(她)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時,有一個可以傾訴和獲得支持的空間。

最後,醫師或心理師也是引導的專家,在個案探索自己的情緒和思維方式的過程中,協助當事人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面對這些問題,逐步調整原有的情緒反應和行為模式,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來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。

所以,在面對心理問題時,及時尋求專業的幫助是非常必要的,因為必須有足夠的專業技巧和經驗,才能幫助當事人釐清關係中問題的根源,培養覺察與思考的能力,讓自我逐步成長茁壯,並重新建立健康的人際互動模式。

有別於專業的醫師或心理師,周遭關心的親友們,則是扮演陪伴者的角色。為深陷低潮的個案提供一個不會受到評論,並且能被聆聽、被理解的環境,就是給他(她)的最好支持!
 

想知道如何陪伴陷入低潮的親友,在Me思探索的另一篇文章有更詳細的介紹。

陪伴陷入低潮親友的3個重點 – Me思探索


 
錯誤認知(三):希望談一次就可以有效果
正確觀念:心理諮商是一段自我成長的旅程,需要較長的頻率與週期來探索


談論與思考情緒並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,而且要持續一段時間才有可能看到成效,就有如在進行健身訓練。剛開始運動的人會覺得很疲倦,做完訓練後,還需忍受乳酸堆積的痠痛,可能還要調整飲食幫助肌肉修復。過程並不舒服且不輕鬆,甚至還可能遭遇撞牆期的挫折。可是只要能持之以恆,長期下來便能顯著地感受到身體的變化。心理諮商也是如此,如果願意持續投入,突破這些障礙,就能更進一步的探索、認識自我。

正如本文前段所述,心理諮商需要當事人與醫師/心理師兩人相互合作。對素昧平生的雙方來說,必定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認識及互動後,才能產生足夠的信任與理解。

所以在正式開始心理諮商前,醫師或心理師通常會先與當事人進行幾次的評估,試著了解個案所遭遇的問題。同時,在評估的過程中,也能讓當事人熟悉心理諮商的進行方式,並進一步確認這種談話性的治療模式能否為他(她)帶來幫助。

在確認當事人適合、當事人也決定進行心理諮商後,醫師或心理師會與他(她)約定,之後在固定的時段進行面談,整個療程的長短則視情況而定。此外,當事人同意持續在固定時段、進行固定時間的諮商面談,正是一種願意為自己決定負責的表現。

一次的心理諮商通常是50分鐘,每周進行一次,但諮商的頻率與療程長度則與個案的狀態、治療目標、以及不同的心理治療取向有關。現今常見的心理治療包含了精神分析取向(Psychoanalysis)、認知行為治療(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, CBT) 、伴侶諮商及團體心理治療等不同的治療取向。以精神分析來說,有些個案會進行一週多次的分析,並持續進行數年之久。


想瞭解不同取向的心理治療,請參閱《心理諮商在做什麼》系列文章。

心理諮商在做什麼系列(一):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9個重點


對個案來說,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取向,以及找到專精於此治療取向的身心科醫師或心理師最為重要,建議在尋求心理諮商時,謹慎選擇。

同時,並非所有人的情況都適合進行心理諮商,諮商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,在進行諮商的初期,有些人可能反而感覺更糟。對於處於身心脆弱的個案、或有自傷、傷人風險的個案,需要先前往身心科,接受專業醫師的詳細評估,或是藥物治療,再進行心理諮商。


關於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的差異, 在Me思探索的另一篇文章有更多介紹。

選擇藥物治療或心理治療? 2者的優點與限制

 
 

因此,在當事人尚未意識到心理諮商是一段合作關係之前,單方面希望透過一次短短幾分鐘的面談,身心科醫師或心理師就能完全解決困擾他(她)許久難題的期望,可能較難以實現。


重點摘要

I. 心理諮商是當事人與醫師或心理師之間的一段合作關係,只有當事人願意改變,為自己負責,同時積極參與,才能開啟心理諮商的合作關係。

II. 有別於周遭親友陪伴者的角色,醫師或心理師在進行諮商時,會是專注的傾聽者,帶著同理心去感受及包容個案的情緒,提供一個可以傾訴和獲得支持的空間。並根據專業技巧與經驗,協助當事人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索自我,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。

III. 心理諮商無法速成,在正式開始心理諮商前,醫師或心理師通常會先進行評估。一次正規的心理諮商設置是50分鐘,一般會在每周的固定時段進行,進行的時間與頻率,則會依據每個人的狀態以及所選擇的心理治療取向而不同。